“返家乡”社会实践丨青春脚步丈量乡野 智慧火花点亮家园——2025年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纪实
2025-03-10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为积极响应校团委关于全国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开展了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家乡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将青春与智慧镌刻在家乡建设的伟大征程上。
助力家乡发展,展望美好生活。测控BG221肖芦洋同学积极参与到返家乡的活动中来,在家乡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开展了实习工作。在工作中,她满怀热情,斗志昂扬,坚持每天提前到岗;帮助社区举办活动,如元宵节猜灯谜。日常实习内容,她负责调解社区内部的矛盾,保障社区居民的舒适与安全,在工作中耐心细致,热情积极,获得了一致的好评。通过在社区工作的这段时间,她了解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也了解到居民的工作状况和实际需求,意识到基层工作是真正解决群众困难的重要场所。
图为肖芦洋同学在社区进行服务
机器人工程BG222张佳怡同学在寒假期间担任家乡社区服务的工作。她主要的工作是参与社区治理,协助社区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协助社区内其他工作人员开展乡村振兴、环保政策、社会保障等政策的宣传工作。同时策划并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传统节日庆祝等,增强居民参与度、凝聚力。通过实习她提升了组织协调、沟通表达、解决问题等能力,对基层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增强了实践能力。她表示:“不仅要将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家乡,更要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张佳怡同学进行居民基本信息统计台账工作
自动化BG221王修宇同学选择企业实践的方式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她到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正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践活动。在此次实践实习中,王修宇同学的实习服务内容为现场收集水源,调试设备、化验室化验结果、整理资料报告内容。在不断地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与自我管理中,她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看到更好的自己。王修宇同学秉持多听、多学、多练的态度,掌握了许多的工作技巧,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在此次实践中,王修宇同学成长了许多。
图为王修宇同学会议室与控制室相关工作
保护家乡环境,共创美好未来。机器人工程BG222潘跃豪同学参加了沈阳市贺尔海村村委会的实践活动,认真投身于清扫积雪、帮助居民解答有关焚烧秸秆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使用互联网等相关问题,帮助村委会工作人员整理档案、打扫居民委员会办公室等工作,怀着饱满向上的激情服务于当地社区居民。本次志愿服务不仅是一次锻炼自身能力的契机,更是一次彰显青春底色的成长之旅。
图为潘跃豪同学帮助居民解答焚烧秸秆等相关问题
在返家乡活动中,自动化BG221的钟立伟同学参与到了新地镇训村村委会服务的工作中,他深入多个村寨开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还时常自行为村民检查用火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安全使用,他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工作中常常躬身实践,为村民们解决生活上的苦难,同时做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与讲解。他的实践事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维护家乡的发展环境,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为钟立伟同学与同伴记录村民在家的用火情况
文化为魂,传承为脉。为了向村民普及国家乡村振兴政策,自动化BG221梁婷语同学选择了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蒙古营村村委会合作,组织了一场以“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进行了农业调研与数据整理,以及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在工作中,她与村民一起清理村道垃圾、整理公共设施,并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通过参加返家乡活动,她表示,她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服务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梁婷语同学录入并梳理收集的资料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青春的力量在家乡的热土上绽放。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子们带着热情与梦想回归,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每一次努力都凝聚着对未来的期许,每一份贡献都是对故土深情的回馈。青春返家乡,不仅是一场行动,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愿学子们的汗水浇灌出家乡更加美好的明天!未来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将继续响应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保持奋斗,不忘初心,坚持鼓励学生们开展返家乡活动,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认真学习,努力科普,助力家乡发展,创造美好未来,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推进社会的美好发展!